彰显“南京特色”,厚植生态基底 南京未来将科学增绿
龙虎网讯(记者 房宇龙)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和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要求,近日,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以推动全市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
4月26日上午,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南京市《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南京特色等有关情况进行解读。
九大重点任务、六项保障措施 推进国土绿化科学发展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据南京市绿化园林局一级调研员齐佩文介绍,自实施“绿色南京”战略以来,南京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森林资源总量实现18年连续净增长,截至2021年底,全市森林覆盖面积达到296.9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1.9%,自2018年起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
在落实国家和省关于科学绿化各项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全市国土绿化现状,《实施意见》提出9项主要任务,包括科学编制国土绿化规划、合理安排造林绿化用地、因地制宜选择优良树种、严格落实绿色图章制度、规范开展绿化造林施工、提升森林经营管理水平、突出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林业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国土绿化智慧管理。
据悉,围绕科学绿化目标与主要任务,《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投入机制,加大政策支持,推广应用科学绿化先进实用高效技术,建立管理职责明确、运行机制顺畅的林长制体系,广泛宣传发动,调动市民和社会各界参与国土绿化的积极性等保障措施。
彰显“南京特色”、突出“双碳”行动 厚植南京绿色生态基底
《实施意见》还提出多条“自选动作”,加入彰显区域特色的“南京元素”,例如突出绿化为民,提出兼顾发挥国土绿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景观效益;通过更替树种逐步解决飞絮扰民问题;在城市有机更新中,加强科学决策,减少城市建设对城市绿化的影响;居住区、单位推行生态绿化方式,提升市民居住、办公环境;推广屋顶、墙体、棚架、隧道口等立体绿化;建设“重点突出、协调发展”的林业产业体系;分类开展村庄绿化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助力乡村振兴等措施,为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厚植绿色生态基底。
针对当前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双碳”工作,《实施意见》突出提升碳汇,把增强林业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作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提出新增绿化以“三化”树种为主,优先乡土树种和增汇树种进行绿化;通过林相提升改造,提高林分蓄积量、碳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制定林业碳汇三年行动计划等措施,为稳步迈向碳中和目标开好局、起好步,力求全市双碳工作跨上新台阶。
据南京市绿化园林局林业发展处处长罗心宁介绍,南京在省内率先组织编制完成《南京市林业碳汇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森林增汇能力提升、碳汇林项目建设示范、城市林业协同发展等三大工程;制定优化森林结构、加强森林抚育、推进生态复绿等12项建设内容;推荐枫香、无患子、栾树等21种郊野森林造林树种,乌柏、五角枫、银杏等18种城市森林营造树种。
《实施意见》还充分突出智慧绿化的作用,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国土绿化相融合,提高绿化管理水平。
绿色是最大的财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实施意见》是结合南京实际,对国土绿化重点任务提出具体要求,是“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南京市科学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稳定和增加森林碳汇的行动指南。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将以科学绿化为指导,推动绿色南京、美丽南京建设,为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作出应有贡献。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相关推荐